飞到中国嫁给你,2018年贵州小伙网聊娶巴西媳妇,还生了一个女儿
你的位置:网上搞钱路子都有哪些 > 新闻动态 > 飞到中国嫁给你,2018年贵州小伙网聊娶巴西媳妇,还生了一个女儿
飞到中国嫁给你,2018年贵州小伙网聊娶巴西媳妇,还生了一个女儿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4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63

# 贵州理发师恋上巴西姑娘:跨国网恋跨18500公里修成正果,60平扶贫房里藏满甜!

2019年初春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,风里还带着点凉丝丝的劲儿,接机区乌泱泱全是翘首以盼的人,有接亲戚的,有接朋友的,唯独一个穿蓝色夹克的小伙子,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条,紧张得手都在抖——他叫陈进,从贵州铜仁来,是个普通理发师,今儿个要接的不是熟人,是素未谋面的巴西网友莫妮卡。

那会儿他心里头跟揣了只兔子似的,一会儿琢磨“她会不会认不出我”,一会儿又担心“翻译软件要是突然失灵咋办”,连早早就准备好的“你好”葡萄牙语,都在嘴里默念了不下二十遍。谁能想到,就是这么一场跨越山海的见面,会让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,在贵州的小山城里,搭起一个满是烟火气的跨国小家。今儿个咱就用江苏话,好好唠唠这对小夫妻的故事,看看他们的爱情咋就这么甜,还能跨过18500公里的距离!

## 一、社交平台的“翻译腔”情缘:贵州理发师遇上里约姑娘

展开剩余89%

要说起他俩的缘分,还得从2018年的社交平台说起。陈进那时候在贵州铜仁开了家小理发店,每天就是“店铺到家”两点一线,日子过得平淡但也踏实。闲下来的时候,他喜欢在Badoo上发点日常:今天给顾客剪了个时髦发型,拍张照片;下班路上看到好看的晚霞,随手记录;偶尔感慨两句“今天生意不错”,都是些接地气的小事,在满是网红的平台上,根本算不上起眼。

可偏偏就是这些“不起眼”的日常,吸引了远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莫妮卡。那天莫妮卡刷平台,看到陈进发的一张贵州山景图,配文“今儿个天气好,山上的雾都散了”,她觉得这地方特新鲜,就试着发了条葡萄牙语问候:“你今天过得好吗?”

陈进看到消息的时候,差点以为是骚扰信息——满屏的外文,一个字都不认识!后来还是用翻译软件扫一扫,才知道是问好。他琢磨着“人家这么客气,总不能不回吧”,就也用翻译软件敲了句:“挺好的,刚忙完理发,你呢?”

就这么着,俩人手拉手似的,靠着翻译软件聊了起来。莫妮卡会跟他说里约的事儿:“今天去海滩了,太阳好晒,皮肤都红了”,还发海边的照片给他看;陈进就跟她讲贵州的日常:“我们这儿的山可高了,春天的时候漫山都是花”,也拍巷子里的小吃摊分享。

有时候莫妮卡遇上糟心事,比如客户刁难她,跟陈进吐槽,陈进不会说啥大道理,就发个卡通小熊抱抱的表情,再敲一句“别气啦,明天肯定会好的”;要是陈进感冒了,跟莫妮卡说“鼻子不通气,难受”,莫妮卡准会准时发消息来:“记得喝热水,多穿点衣服,别冻着”。

你别小瞧这隔着屏幕的关心,时间长了,俩人都养成了习惯——陈进每天下班第一件事,就是打开手机看莫妮卡的消息;莫妮卡早上醒来,也会先跟陈进道声“早安”。有时候翻译软件出岔子,把“我吃了米饭”译成“我吃了石头”,俩人能笑半天,反而觉得更有意思了。就这么着,俩人心里头的小火苗,慢慢就烧了起来。

## 二、跨越18500公里的见面:巴西姑娘揣着签证来中国

聊了大半年,陈进心里头越来越不满足——光隔着屏幕聊哪儿够啊,他想亲眼看看莫妮卡,想跟她一起逛逛街,想听听她真实的声音。2019年初,他憋了好几天,终于在聊天框里敲下那句酝酿已久的话:“莫妮卡,来中国吧,我想带你看看贵州的山。”

发完消息,陈进紧张得半天不敢看手机,生怕莫妮卡拒绝——毕竟俩人才算“网友”,跨国见面可不是小事。结果没等两分钟,手机“叮咚”一响,莫妮卡秒回了一个“好!”,还发了张签证的照片过来,配文“我早就办好啦,还偷偷学了三个月中文呢!”

陈进一看,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!他赶紧跟理发店的顾客道歉:“实在对不住,我得提前关门,我对象要来中国了!”然后就开始忙前忙后:给莫妮卡订酒店,查杭州到铜仁的高铁,还特意去书店买了本《葡萄牙语日常对话》,虽然最后也没学会几句,但那股子认真劲儿,连邻居都笑着说“陈进这是要娶媳妇了,高兴坏了”。

3月12号那天,陈进早早地就到了杭州萧山机场,手里攥着写着“莫妮卡”的纸条,眼睛瞪得溜圆,盯着出口处的人。当一个扎着马尾、背着大背包的巴西姑娘朝他挥手时,陈进的心“咯噔”一下,认出来了——是莫妮卡!照片里的她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,现实里更可爱。

莫妮卡走过来,用不太标准的中文说:“陈进,你好!”陈进赶紧回应:“你好你好,路上累不累?”俩人一开始还有点拘谨,可往机场外走的时候,莫妮卡掏出手机,给陈进看她拍的里约街景,陈进也跟她讲杭州的趣事,没一会儿就熟络起来了。

接下来的两周,陈进带着莫妮卡逛了杭州。在西湖边,陈进用手机翻译软件给她讲断桥的传说,刚说到“许仙和白娘子在这儿相遇”,莫妮卡突然指着湖面惊呼:“看!鸳鸯!”——这个她刚学会的中文词汇,说得又快又急,逗得陈进哈哈大笑。莫妮卡也跟着笑,阳光洒在她脸上,陈进心里头甜滋滋的,觉得这就是他想要的日子。

更让他俩惊喜的是,俩人的默契简直没话说:都爱吃辣,陈进带莫妮卡去吃杭州的辣菜,莫妮卡吃得直点头,说“比巴西的辣鸡翅还好吃”;都习惯早起看日出,某天早上五点,俩人不约而同地发消息说“想看看日出”,干脆就约着去了西湖边,一起等太阳升起来;连手机里的修图软件都是同款,莫妮卡给陈进修照片,陈进给莫妮卡调滤镜,跟老夫妻似的。

## 三、60平扶贫房里的求婚:巴西姑娘掏出戒指盒

两周的杭州之旅结束后,陈进要带莫妮卡回铜仁老家了。出发前,陈进有点忐忑——他家住的是扶贫安置房,只有60平米,挺简朴的,他怕莫妮卡会嫌弃。结果莫妮卡看出了他的心思,拍了拍他的手说:“我不是来住大房子的,我是来跟你一起过日子的。”

到了铜仁的家,推开门的那一刻,莫妮卡确实愣了一下——屋子不大,家具也简单,但下一秒,她就被墙上的东西吸引了:陈进亲手画的巴西国旗,歪歪扭扭的,但颜色涂得很认真;冰箱里冻着她爱喝的瓜拉纳饮料,是陈进托人从国外买回来的;桌子上还放着一本厚厚的本子,封面上写着《中葡日常用语手册》,里面是陈进熬夜抄的常用句子,中文旁边标着葡萄牙语发音,有的地方还画了小笑脸。

莫妮卡翻着手册,眼眶一下子就红了。她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个小盒子,递到陈进面前,用中文说:“陈进,该我求婚了。”陈进愣在那儿,半天没反应过来,直到莫妮卡打开盒子,露出里面的戒指,他才赶紧点头,声音都有点哽咽:“我愿意!我当然愿意!”

2019年5月17号,铜仁市碧江区民政局里,来了一对特别的夫妻——贵州小伙陈进,和巴西姑娘莫妮卡。这是民政局第一次办中巴跨国婚姻,工作人员都挺好奇,还特意帮他们拍了合照。领证那天,邻居们都围过来看,有的问“洋媳妇会不会说中国话”,有的给他们送喜糖,莫妮卡虽然听不懂太多,但还是笑着说“谢谢”,模样特别亲切。

婚后的日子,满是欢声笑语。莫妮卡跟着陈进学中文,也跟着他学过日子。每天早上,她会跟着陈进去菜市场买菜,跟大妈们比划着砍价——一开始她不会说“便宜点”,就伸出手指比划,大妈们看懂了,会笑着给她便宜几毛钱;晚上的时候,陈进在理发店忙,莫妮卡就回家做饭,学着做贵州菜,虽然有时候盐放多了,但陈进还是吃得津津有味,说“比饭店做的还香”。

语言障碍不仅没成麻烦,还成了生活的小情趣。有次莫妮卡想让陈进帮她梳头,用翻译软件想说“老公帮我梳头”,结果软件译成了“丈夫操作我的头发”,陈进一看就乐了,故意逗她:“操作你的头发?是要给你剪头发吗?”莫妮卡也笑,俩人闹了半天,最后陈进还是温柔地帮她梳好了头发。

## 四、混血女儿的到来:当归鸡汤配巴西芝士面包

2020年6月,他们的混血女儿出生了,取名叫陈奥罗拉——“奥罗拉”是葡萄牙语里“曙光”的意思,陈进说,女儿的出生,就像给他们的小家带来了新的曙光。

坐月子的时候,莫妮卡闹了不少笑话。她是巴西人,习惯了产后做康复操,每天都要在屋里跳一会儿;可陈进的妈妈觉得“坐月子得好好歇着”,就给她熬当归鸡汤,让她补身体。一开始莫妮卡闻着鸡汤的味儿,有点不习惯,可看着婆婆期待的眼神,还是乖乖喝了下去,还说“挺好喝的,暖暖的”。

陈进也没闲着,他把理发店的营业时间缩短了两小时,每天早早回家,帮着照顾女儿。为了能跟莫妮卡还有女儿更好地沟通,他还下载了葡语学习APP,每天跟着练葡语童谣,虽然发音有点怪,但女儿每次听到,都会咯咯笑。

现在他们开了个抖音账号,叫@中巴小家,里面全是一家人的日常:奥罗拉才两岁,就会用葡萄牙语数数,“um,dois,três”(一,二,三)说得可溜了;也会用铜仁方言喊“外婆”,声音软软的,听得人心里发暖;有时候莫妮卡教奥罗拉跳巴西舞蹈,陈进就在旁边拍视频,自己也跟着扭两下,模样特别可爱。

本来他们计划2021年回巴西探亲,看看莫妮卡的家人,可因为疫情,计划只能推迟。但这也让他们的小家更紧密了——每周日是他们的家庭日,陈进会做拿手的贵州酸汤鱼,莫妮卡则烤巴西芝士面包,餐桌上总摆着两副碗筷,还有一部随时视频连线的手机,跟巴西的家人聊聊天,看看彼此的近况。

有次莫妮卡在视频里,用带着贵州口音的中文说:“以前我觉得中国好远,可现在觉得,家在哪儿,哪儿就是好地方。爱没有地图,但心知道方向。”陈进听到这话,悄悄握住了她的手,俩人相视而笑,奥罗拉在旁边咿呀学语,屋里满是幸福的味道。

## 五、山城炊烟遇上海风:最朴实的真诚能跨所有边界

现在陈进的理发店,成了铜仁巷子里的“网红店”——不少人都知道,这里有个娶了巴西媳妇的理发师,有时候顾客来理发,还会跟莫妮卡聊两句,问她“巴西的天气怎么样”“你们那儿的小吃好吃吗”,莫妮卡都笑着回答,有时候还会教大家说两句葡萄牙语。

莫妮卡也慢慢适应了贵州的生活,她会跟邻居一起去山上采野菜,会学着做贵州的辣椒酱,甚至还能跟菜市场的大妈讨价还价,说“这个菜能不能再便宜一块钱”。有人问她:“从巴西到贵州,这么远的距离,你不怕吗?”莫妮卡总是指着陈进说:“有他在,我不怕。他对我好,这里就是我的家。”

陈进也常说:“我以前从没想过,自己会娶一个外国媳妇,还能有这么幸福的日子。刚开始的时候,我也怕语言不通、文化不一样,会有矛盾,可后来发现,只要两个人真心对真心,啥问题都不是问题。”

是啊,他们的爱情,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,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,就是靠着每天的分享,靠着跨越18500公里的勇气,靠着60平小屋里的互相包容,慢慢走到了一起。贵州山城的炊烟,遇上了里约的海风,本来是两条平行线,却因为最朴实的真诚,交织在了一起,变成了最温暖的家。

现在再看他们的抖音视频,奥罗拉在院子里追着蝴蝶跑,陈进在给顾客理发,莫妮卡在旁边收拾东西,阳光洒在他们身上,岁月静好。这大概就是爱情最好的样子吧——不管距离多远,不管语言不通,只要心里有彼此,就能把日子过成诗。

所以啊,别总说“异地恋难”“跨国恋更难”,陈进和莫妮卡的故事告诉我们,最朴实的真诚,能跨越所有边界,能让两个来自不同国家、不同文化的人,在一个小小的山城里,筑起一个满是烟火气的家,把平淡的日子,过得比蜜还甜。

发布于:江西省

上一篇:美国会通过“大而美”法案加剧债务担忧
下一篇:没有了